本報記者 鐘文
數據顯示,在過去10多年里,中國鋼琴產業一直在高位運行。然而,這一情況在2013年出現拐點。受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,歐洲、美國等傳統的鋼琴市場銷售出現疲軟,中國鋼琴出口嚴重受挫,鋼琴行業增速明顯下行。
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鋼琴行業正面臨著洗牌,企業必須加強品牌建設,對于區域品牌,需要政府的參與與支持。
前十名產量
占到總產量90%以上
中國鋼琴行業的高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是鋼琴產業化轉移的產物。中國樂器協會和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數據顯示,2014 年中國鋼琴總產量36.5903萬架,比上年下降2.57%。
然而,記者查閱到的一份《2014年全國鋼琴產量一覽表》顯示,2014年參與統計的24家鋼琴企業全年總產量為37.352萬架。
“統計很重要的是統計標準或者口徑,還有統計時點?!鄙钲谥醒衅杖A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閆素飛在接受《中國企業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目前我國鋼琴行業并沒有官方統一的統計標準和口徑,因此,僅從數據上很難統一。此外,鋼琴行業又是一個高度集中的行業,前十名的產量占到總產量的90%以上,小型企業占比并不高。
中國鋼琴產量世界第一,但實事求是地講,絕大多數還都是低端產品。某大型鋼琴企業品牌部負責人劉力生(化名)告訴記者,鋼琴的技術含量并不高,準入門檻也很低,所以市場上參差不齊的鋼琴企業也非常多。他說,隨著鋼琴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鋼琴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。
品牌是企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。劉力生對記者表示,目前鋼琴市場品牌企業占據著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。而說到鋼琴品牌,大家可能會想到施坦威、貝森朵夫或者雅馬哈、卡瓦伊等國外品牌。盡管國內也出現了一些大品牌,但是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品牌建設上來說,與國外著名品牌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。鋼琴企業必須走品牌建設之路:一方面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品質;另一方面就是加快品牌建設,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,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。
進口二手鋼琴
對行業影響加大
盡管市場疲軟,但是國外二手鋼琴卻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進入。
數據分析,2014年進口二手鋼琴達到9 萬架以上,相當于中國鋼琴生產總量的24.6%,呈快速增長趨勢。其中從日本進口5.8329萬架,同比增長0.92%,平均價格903.3美元(大部分為二手鋼琴);從韓國進口4.9151萬 架,同比增長13.24%,平均價格316.57 美元(基本上是二手鋼琴)。
目前國內鋼琴市場仍呈現整體低迷的態勢,骨干鋼琴企業加大硬件設施投入,并通過研發制造數碼鋼琴,向線上線下音樂培訓市場延伸和轉型,而中小型鋼琴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閆素飛對記者表示,隨著樂器行業出口業務放緩,內銷市場競爭持續增壓。鋼琴行業面對制造業新時期的市場環境,已經進入了深層次的結構調整期。她說,近年來,支撐鋼琴行業發展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幅上升,加上國內鋼琴行業仍以低端產品為主,并未構建明顯的品牌護城河。近年來,國際鋼琴市場持續疲軟,國外高端品牌紛紛進入中國,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,與此同時,國外二手鋼琴沖擊市場日趨嚴重,國內企業市場空間受到嚴重壓縮。
國外鋼琴歷史悠久,生產方式和制作工藝都要優于國內企業,加上二手鋼琴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優勢,對我國國內鋼琴生產企業造成了明顯沖擊。閆素飛對記者表示,我國鋼琴企業必須要在構建自主品牌,加大硬件投入、增強科技研發實力,推動技術創新拉動產業升級上下工夫。同時,研發數碼鋼琴拓寬產品結構,進駐音樂教育培訓產業,主動培育創新渠道,把握電商發展趨勢,走與服務個性化發展并舉的鋼琴發展之路。
閆素飛還對記者表示,國內鋼琴市場處于穩定發展期,企業研發自主知識產權,加建品牌建設是關鍵。她說,當前,國內鋼琴出口量日漸放緩,國內鋼琴自主品牌建設尚需加強,建議國產鋼琴加緊修煉內功,擺脫仿造他人的運營思維,走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道路。